山西永濟市舜帝村:“舜”曆千年 “孝”潤古村
晉南有關(guan) “舜”的傳(chuan) 說源遠流長。在那個(ge) 荒蠻時代,虞舜舉(ju) 八愷八元,置九官體(ti) 係,積極推行“仁義(yi) 禮智信”的五德之言和“父義(yi) 、母慈、兄友、弟恭、子孝”的五常之教,使中國社會(hui) 由原始部落逐步向文明社會(hui) 過渡。虞舜因此也被後人尊為(wei) “華夏大孝”“道德始祖”“文明之源”。
舜帝孝感天地、德播人間、懲惡揚善、舉(ju) 賢任能的優(you) 秀品質,迸發著強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。在“舜都蒲阪”永濟,有一個(ge) 舜帝村,這裏便是傳(chuan) 說中的舜帝出生地,先古的文明深深影響著今人的思想,村裏尊老愛幼蔚然成風。2023年,永濟市張營鎮舜帝村入選第六批“中國傳(chuan) 統村落”名錄。
“舜”影始終陪伴
“每年正月初一、清明,由姚姓長輩帶領舜帝村村民祭祀舜帝,儀(yi) 式參照上古規格,祭文、上香、鑼鼓禮樂(le) 應有盡有。”舜帝村黨(dang) 支部副書(shu) 記趙瑛帶著記者參觀舜帝故裏碑、四聖廟遺址、諸馮(feng) 遺址、舜帝村墓葬、瞽叟墳時介紹道。
村中央一處高矗的清代牌樓中間,一塊巨大石碑的正麵鐫刻著“大孝有虞舜帝故裏”。整個(ge) 牌樓正麵朝東(dong) ,頂端磚雕匾額題有“迎紫氣”。牌樓背麵朝西,向著黃河,磚雕匾額題有“望瑤台”。石碑為(wei) 康熙五十九年三月(1720年)建立,其背麵除有功德冊(ce) 外,還刻有“舜帝諸馮(feng) 西南坤元,離村約二三裏,有帝舜古塋一所,近金台雙廟,亙(gen) 古相傳(chuan) ,有帝舜飲馬道,括四十步,西至黃河”等文字。
四聖廟遺址重修於(yu) 同治十二年,抗戰時期被損毀。2009年,村民自發在原址上修建了1座舜王殿,用於(yu) 紀念舜帝;諸馮(feng) 遺址麵積約12萬(wan) 平方米,1985年被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;舜帝村墓葬為(wei) 舜帝後裔的墓葬區,1985年被列入縣級保護名錄;瞽叟墳位於(yu) 村西南約2公裏處,傳(chuan) 為(wei) 舜帝之父陵寢,東(dong) 西長30米,南北寬15米,為(wei) 目前全國僅(jin) 有的瞽叟陵寢,現狀為(wei) 一長方土丘,古有柳、柏等參天大樹,現遺存古磚、青瓦等。
舜的傳(chuan) 說曆經千年不衰,始終影響著當地人的文化生活。舜帝草帽魚是當地一道美食,傳(chuan) 說舜在捕魚中,看到年老體(ti) 弱的老漁翁體(ti) 力不支,身體(ti) 不佳,為(wei) 了給他們(men) 補充營養(yang) ,便用3塊石頭支起陶鬲,加入水為(wei) 他們(men) 煮魚吃,為(wei) 防止灰塵汙染,減少熱量散失,加快水沸速度,就摘下草帽蓋在陶鬲上。這種做法後來在黃河岸邊傳(chuan) 播開來,延續數千年。
“德孝”曆久彌新
舜文化的精神核心可稱為(wei) “德為(wei) 先,重教化”。
受舜帝德孝文化的熏陶,舜帝村鄰裏之間互敬謙讓,蔚然成風。村醫廉文平,在生活困難的村民生病發燒時,自掏腰包給他們(men) 發放退燒藥物;第二網格員趙瑛義(yi) 務擔任轄內(nei) 一戶“五保戶”的監護人,經常為(wei) 他們(men) 送去飯菜和衣物。
該村黨(dang) 支部書(shu) 記助理蘇丹娜介紹說:“鄉(xiang) 風文明建設是鄉(xiang) 村振興(xing) 的重要內(nei) 容,也是鄉(xiang) 村振興(xing) 的重要推動力量。近年來,舜帝村開展好婆婆、好兒(er) 媳評選活動,在全村形成了以家風促民風、以民風促社風,共建和美鄉(xiang) 村的良好氛圍。”
該村文化氛圍濃厚,連續多年舉(ju) 辦了廣場舞大賽、戲迷匯報演出等群眾(zhong) 喜聞樂(le) 見的文藝演出活動,極大豐(feng) 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“古村”再謀新篇
作為(wei) 永濟市2023年“千萬(wan) 工程”提檔升級村,舜帝村以人居環境整治為(wei) 切口,聚焦基礎設施提升,推動村容村貌明顯改善,使村莊更加宜居。對黨(dang) 群服務中心進行提檔升級,對通村路進行仿古風貌改造;在通村路以及村莊周邊新栽種100餘(yu) 株美國紅楓,在空院落種植牡丹、月季1000餘(yu) 株;為(wei) 保潔員劃分片區、製定職責,通過專(zhuan) 桶存放、專(zhuan) 車運輸、專(zhuan) 人收集的“三專(zhuan) ”方式,不斷健全垃圾收集處理運行機製。
近年來,舜帝村特色小米醋產(chan) 業(ye) 發展勢頭強勁,為(wei) 鄉(xiang) 村振興(xing) 注入新動能。該村的小米醋產(chan) 業(ye) 始於(yu) 明末清初,有300餘(yu) 年的釀造史,在村內(nei) 同治年間的碑刻上還有“花甲永”醋坊的捐款記錄。目前,張營鎮共有4家釀造方式各有特點、產(chan) 品風味各有特色的小米醋企業(ye) ,小米醋年產(chan) 量達600餘(yu) 噸,可實現產(chan) 值500餘(yu) 萬(wan) 元,是運城市最大的小米醋生產(chan) 基地。(來源:山西經濟日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