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報告(永市監字〔2025〕1號)
信息索引號 | 發布時間 | 2025-02-17 | |||
發布機構 | 永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| 文號 | |||
主題詞 | 體裁 |
2024年,永濟市市場監管局緊緊圍繞市委、市政府全麵深化改革、建設法治政府的決(jue) 策部署,認真貫徹落實《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(2021—2025年)》《黨(dang) 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》,認真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職責,樹立“法治工作全局化、全局工作法治化”的理念,從(cong) 學法、執法、執法監督、普法等法治要素上全鏈條發力,推動市場監管法治化水平進一步顯著提升。現將工作報告如下:
一、重引領強機製,統籌推進法治市場監管建設
(一)堅持法治學習(xi) ,強化法治理論。將深入學習(xi) 貫徹落實習(xi) 近平法治思想、學法、守法、開展法治教育宣傳(chuan) 等內(nei) 容納入黨(dang) 建工作重點、局黨(dang) 組中心組專(zhuan) 題學習(xi) 重點和年度培訓計劃。強化黨(dang) 組中心組學習(xi) 的引領示範作用,做法治建設和法治改革的促進者。
(二)統一謀劃和部署法治工作。製定《永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4年法治工作要點》,《永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領導幹部應知應會(hui) 黨(dang) 內(nei) 法規和法律法規清單》《2024年度永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普法責任清單》和《2024年度永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》,明確重點任務,對標對表高效完成各項工作。
(三)加強人才培養(yang) ,建設法治隊伍。利用網絡教學平台,組織現有147名執法人員積極參加了中組部、中央依法治國辦、司法部學習(xi) 貫徹習(xi) 近平法治思想強化行政執法能力建設專(zhuan) 題培訓班,第28至第39期行政執法大講堂,行政執法人員素能提升培訓以及各業(ye) 務條線專(zhuan) 業(ye) 培訓,顯著提升了執法人員依法行政能力和履職水平。組織參加了第三屆全國市場監督管理法律知識競賽答題活動,在運城市市場監管係統行政執法大比武知識競賽活動中榮獲二等獎。同時,聘請了法律顧問,提升法治保障。
(四)嚴(yan) 格執法標準,完善辦案流程。對標對表落實“三項製度”要求以及市場監管總局程序規定,持續完善本局行政處罰案件查辦流程。在行政執法裁量領域,著手整理市場監管領域適用的行政處罰裁量規則文件14件,更新《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裁量規則匯編》,提升一線執法人員依法裁量、依法行政能力水平,持續營造了公平、公正的市場競爭(zheng) 秩序。
二、堅持總體(ti) 國家安全觀,全力助推法治政府建設
(一)深入推進執法普法工作。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,圍繞人民群眾(zhong) 關(guan) 心關(guan) 切的問題,深入開展法治宣傳(chuan) 教育。一是利用3.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、知識產(chan) 權周、520世界計量日、全國藥品安全宣傳(chuan) 周等持續加大市場監管領域政策法規宣傳(chuan) 力度,累計在五大公園LED屏發布信息54條目,永濟融媒各平台發布信息75次,短信平台發布各類提醒15萬(wan) 餘(yu) 條,各類媒體(ti) 發表宣傳(chuan) 報道88篇,營造普法宣傳(chuan) 濃厚氛圍,提升消費者維權能力。二是在日常監管、專(zhuan) 項檢查工作中,在執法履職中,通過普法與(yu) 執法相結合的方式,做到“執法乘普法之勢,普法借執法之威”,形成執法與(yu) 普法相輔相成、相得益彰、相互促進的良性機製。宣傳(chuan) 有關(guan) 平等保護、知識產(chan) 權保護、公平競爭(zheng) 、激發市場主體(ti) 活力的法律法規,促進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,營造依法經營依法治企濃厚氛圍。
(二)牢牢守住“四個(ge) 安全”底線。一是嚴(yan) 控食品安全風險。開展“你點我檢進景區”食品安全抽檢民意調查,壓實食品安全主體(ti) 責任,健全“日管控、周排查、月調度”工作機製,精準防控風險隱患。累計開展25個(ge) 食品安全專(zhuan) 項整治,推進群眾(zhong) 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和“聽民意辦實事”項目辦理,督促46家學校食堂投資290餘(yu) 萬(wan) 元進行設施設備提升改造。二是嚴(yan) 管藥械質量安全。開展了藥品網絡銷售環節集中治理、化妝品網絡專(zhuan) 項檢查等,遴選藥品安全協管員、信息員223名,推進藥品監管網絡向鎮村延伸;為(wei) 全市19家村級衛生室免費發放藥品陰涼櫃;組織開展“清理家庭小藥箱”活動,回收過期藥品3033盒。三是嚴(yan) 抓特種設備安全。開展了特種設備大排查大整治大宣傳(chuan) 和特種設備安全生產(chan) “隱患清零”專(zhuan) 項行動。任命安全總監、安全員191家。四是嚴(yan) 查產(chan) 品質量安全。對環保等8大類49種工業(ye) 產(chan) 品進行310批次監督抽查,抽檢合格率達到95.5%;開展電動自行車質量安全整治、燃氣用品、電線電纜、塑料製品、消防產(chan) 品、建築和裝修裝飾材料等重點工業(ye) 產(chan) 品質量安全隱患排查和監督檢查。
三、嚴(yan) 格依法行政,守護公平法治市場秩序
(一)開展公平競爭(zheng) 審查。認真貫徹落實公平競爭(zheng) 審查政策,召開公平競爭(zheng) 審查工作聯席會(hui) 議;建立政策措施抽查機製,抽查40個(ge) 成員單位增量文件94份,發現應審未審文件31份、違反公平競爭(zheng) 審查標準文件3份,下發抽查意見書(shu) 和整改通知書(shu) 各21份,並將抽查結果和舉(ju) 報受理方式在政府網站進行了公示;會(hui) 審政府辦文件5份;開展公平競爭(zheng) 審查解讀“進黨(dang) 校”活動兩(liang) 次,培訓學員100餘(yu) 人。
(二)淨化廣告和網絡環境。召開了全市打擊虛假違法廣告局際聯席會(hui) 議,開展民生領域廣告監管專(zhuan) 項整治、互聯網廣告專(zhuan) 項整治、戶外廣告專(zhuan) 項整治要以及食品、電動自行車、房地產(chan) 、農(nong) 業(ye) 生產(chan) 資料等市場廣告監管治理工作。開展了網監條線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,發現線上即時配送企業(ye) 2家,發放提醒告誡函380份;在五級貫通係統注冊(ce) 執法證持有用戶143戶,注冊(ce) 率100%。
(三)規範價(jia) 格秩序行為(wei) 。開展了春耕化肥、居民水電氣、物業(ye) 企業(ye) 執行政府指導價(jia) 項目服務等級核查等9項價(jia) 格監督檢查,采取部門聯合雙隨機方式檢查了15家農(nong) 作物種子經營者、16家農(nong) 藥經營者的價(jia) 格行為(wei) ;檢查11家醫療服務機構和個(ge) 體(ti) 診所;核查省局移交轉供電違規加價(jia) 線索74條。
(四)規範計量行為(wei) 。聚焦老百姓關(guan) 注的加油機、民用四表、糧食購銷等領域計量違法行為(wei) ,突出電子計價(jia) 秤“缺斤少兩(liang) ”“聽民意辦實事”,檢查加油站52家,集貿市場、商超775家,電子計價(jia) 秤1398台,立案查處電子計價(jia) 秤違法案件24起。
四、助力穩進提質,持續優(you) 化惠企親(qin) 商環境
(一)積極開展質量提升行動。繼續推進“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”工作,建立服務平台,為(wei) 企業(ye) 答疑解惑;指導機電製造專(zhuan) 業(ye) 鎮企業(ye) 提升質量管理水平,幫助2家企業(ye) 參加“運城智造“品牌評選活動並入選;選拔5家小微企業(ye) 參加市局組織的質量提升行動;指導30家企業(ye) 建立了首席質量官製度,並完成聘用工作;幫助59家企業(ye) 取得認證證書(shu) 117張。
(二)提供計量標準優(you) 質服務。積極引導企事業(ye) 單位參與(yu) 製定地方標準,征集省級地方標準6項、市級地方標準6項;組織中車電機有限公司申報標準貢獻獎;指導2家公司申報標準創新型企業(ye) 。督促整改省局抽查反饋的5家企業(ye) 存在的7項標準問題;繼續推進國家軌道交通產(chan) 業(ye) 電傳(chuan) 動係統產(chan) 業(ye) 計量測試中心建設工作。
(三)深入推進知識產(chan) 權保護。開展“知識產(chan) 權服務萬(wan) 裏行”活動,幫助3家企業(ye) 融資3000萬(wan) 額度;指導2家企業(ye) 申報山西省首屆外觀設計大賽;指導2家公司榮獲山西省專(zhuan) 利獎3項13萬(wan) 元;幫助企業(ye) 申報2024年國家知識產(chan) 權專(zhuan) 利轉化項目5項、2023年通過2項;對3家國家知識產(chan) 權優(you) 勢企業(ye) 和2家運城市地理標誌示範企業(ye) 授牌;向省局推薦10名優(you) 秀人才列入省級知識產(chan) 權專(zhuan) 家庫;建立知識產(chan) 權糾紛調解委員會(hui) 1個(ge) 、維權援助站10個(ge) ;查處侵犯知識產(chan) 權案件17起。
(四)實施信用監管助企紓困。開展雙隨機、一公開”監管工作,開展部門聯合檢查40項228家,部門內(nei) 部抽查64項795家。通過加強宣傳(chuan) 、精準提醒、現場指導等方式完成企業(ye) 年報率92.06%,農(nong) 合年報率65.78%,個(ge) 體(ti) 戶年報率56.15%。移出經營異常名錄980家;信用修複嚴(yan) 重違法失信企業(ye) 1家。通過國家企業(ye) 信用信息公示係統等平台歸集涉企信息4461條,“雙告知”精準推送信息認領率達100%。做好“個(ge) 轉企”幫扶工作,發放2023“個(ge) 轉企”獎補資金112800元,完成2024年“個(ge) 轉企”19戶;推廣“惠商保”保險保障,承包單位人保公司為(wei) 符合“惠商保”保險項目的302戶商戶賠付資金281萬(wan) 餘(yu) 元。
五、提升民生保障,持續增強人民群眾(zhong) 幸福感
(一)聚焦民生關(guan) 切,開展了“四季守護 鐵拳出擊”、“清風行動”、無照經營、“春季護苗”兒(er) 童和學生用品專(zhuan) 項行動、反不正當競爭(zheng) 與(yu) 打傳(chuan) 規直專(zhuan) 項檢查等,嚴(yan) 查侵權假冒、虛假宣傳(chuan) 、計量器具作弊、不正當競爭(zheng) 等違法行為(wei) ,持續警示經營者、震懾違法者。
(二)聚焦消費維權,開展“守護消費”暨打擊侵害消費者權益突出違法行為(wei) 專(zhuan) 項執法行動,組織各類培訓推動市場主體(ti) 生產(chan) 經營者落實主體(ti) 責任,新培育省級“誠信經營放心消費”示範培育單位2家,簽訂誠信經營倡議書(shu) ”1000份,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商家88家、退貨量1855件、退貨金額9.2萬(wan) 餘(yu) 元。積極暢通維權渠道,降低維權成本,12315平台受理投訴舉(ju) 報1305起,投訴按時初查率99.74%,按時辦結率99.87%,舉(ju) 報按時核查率100%,17家消費維權服務站受理辦結投訴264起,成功率100%;辦理信訪件11起,處理輿情9起,辦結市長信箱問題5起、12345便民熱線事項552起。
六、存在的問題和不足
(一)法治思維有待進一步增強。總體(ti) 表現在對法治政府建設、依法行政是一項綜合性、基礎性、全局性工作的認識還不夠深入,法治建設和業(ye) 務工作的融合性不夠,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、推動發展、化解矛盾、依法協調和處理各種問題的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。
(二)法治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。機構改革後,我局整合了原工商質監、食品藥品監管以及物價(jia) 、知識產(chan) 權部分職能,機構、業(ye) 務、人員仍需進行一步融合。職能專(zhuan) 業(ye) 要求高,層出不窮的新經濟新業(ye) 態和數字化改革新要求對隊伍能力提出了不小的挑戰。
(三)執法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。執法隊伍在機構改革和職能整合後麵臨(lin) 知識結構分散、年齡層次偏大、梯隊建設不濟等問題,要解決(jue) 法治素養(yang) 長時間沉澱和法製建設急需專(zhuan) 業(ye) 法製幹部的矛盾,年輕法製幹部亟待磨練和培養(yang) 。職業(ye) 索賠等問題處置矛盾凸顯,加大基層幹部履職風險,影響企業(ye) 營商環境獲得感。
七、下一步打算
一是抓住“關(guan) 鍵少數”,築牢貫徹習(xi) 近平法治思想的認識基礎。完善領導幹部常態化學法機製,切實用習(xi) 近平法治思想武裝頭腦,推動實踐,不斷提升運用法治思維、法治方式解決(jue) 問題、推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。二是夯實基層執法力量,做好執法體(ti) 製改革。加強基層執法隊伍建設,努力提升執法隊伍整體(ti) 法治素質;創新執法方式,降低執法風險,探索聯合執法和跨部門跨領域執法,破解執法短板,提升執法質效。三是推行包容審慎監管方式,落實上級“不予行政處罰”和“減輕行政處罰”兩(liang) 張清單,依法實施柔性監管、首違不罰、輕微減罰等製度,為(wei) 新產(chan) 業(ye) 、新業(ye) 態、新模式企業(ye) 營造寬容的發展環境。
永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
2025年1月14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