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濟古稱蒲阪,商屬缶邦,春秋屬晉,戰國屬魏,秦屬河東(dong) 郡。
西漢高祖二年(前205),建蒲反縣,屬河東(dong) 郡。新莽改為(wei) 蒲城縣,屬兆陽郡。
東(dong) 漢建武元年(25)改蒲城為(wei) 蒲阪縣,屬河東(dong) 郡。
北魏神麚元年(428)置雍州。延和元年(432)改為(wei) 泰州,屬泰州河東(dong) 郡。
北周明帝二年(558)改泰州為(wei) 蒲州,屬蒲州河東(dong) 郡。
隋開皇三年(583)廢郡存州。十六年(596)別置河東(dong) 縣,屬蒲州。大業(ye) 二年(606)省蒲阪縣入河東(dong) 縣。次年改州為(wei) 郡,屬河東(dong) 郡。
唐武德三年(620),改郡為(wei) 州。開元八年(720)屬河中府,置中都。同年,複屬蒲州。天寶元年(742)改州為(wei) 郡,屬河東(dong) 郡。乾元二年(759)複屬河中府。
寶應元年(762)複為(wei) 中都。元和二年(807)罷中都,複河中府治。
金天會(hui) 六年(1128)降河中府為(wei) 蒲州,河東(dong) 縣屬蒲州。天德元年(1149)升蒲州為(wei) 河中府。
明洪武二年(1369)改河中府為(wei) 蒲州,省河東(dong) 縣,直隸於(yu) 州,屬平陽府。
清雍正六年(1728)升州為(wei) 府,置永濟縣,屬蒲州府。
民國元年(1912)撤府製,直屬山西省轄。民國3年(1914)省下設道,屬河東(dong) 道。民國16年(1927)撤道屬省。民國26年(1937)屬山西省第七行政區。民國36年(1947)4月25日解放,9月同虞鄉(xiang) 縣合並,稱永虞縣。先後屬太嶽區第三專(zhuan) 署。晉綏區臨(lin) 汾工委第十一分區,陝甘寧邊區晉南行署運城分區,山西省晉南專(zhuan) 區。民國38年(1949)9月屬山西省運城專(zhuan) 區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,1950年4月25日,永虞分治,複設永濟縣,屬運城專(zhuan) 區,1954年屬晉南專(zhuan) 區。1958年永濟、臨(lin) 猗、解虞、安邑四縣合並為(wei) 運城縣。1961年分運城縣,複置永濟縣,將原虞鄉(xiang) 縣轄境劃歸永濟縣。1970年屬運城專(zhuan) 區。
1994年1月12日,經國務院批準,永濟撤縣設市。屬運城地區。
2024年7月29日